按照消息人士的说法,英伟达数月来一直在物色其在中国台湾总部的选址。早在2022年,英伟达便在台北内湖设立首个AI研发中心,并斥资约6.5亿人民币租用南港一栋大楼60%的办公空间,计划将第一研发中心迁入,租期10年。2024年6月,黄仁勋访台期间提出扩建需求,拟建设“海外总部”,面积至少3公顷,并优先考虑台北。
之所以选在中国台湾,主要考虑到台湾拥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链(如台积电)及电子制造生态,可支持英伟达的AI芯片研发与生产需求。此前黄仁勋便公开表示,台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效率是关键吸引力。
以台积电为例,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代工厂。承担了英伟达先进AI GPU(如 H100、Blackwell系列)的生产任务,尤其是在5nm和3nm工艺上的技术优势,为英伟达提供了稳定的高性能芯片供应保障。此外,英伟达已预订台积电2025年70%以上的先进封装产能(如CoWoS技术),以满足AI芯片的复杂制造需求。
并且中国台湾地区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(占全球芯片代工市场的55%以上)以及成熟的技术生态系统。台湾当局通过税收优惠、土地资源,如台北市花博园区等候选地块,以及研发补贴如“AI创新研发中心计划”获得约15.52亿元人民币补贴,积极推动英伟达在台扩大布局。
据业内人士透露,英伟达目前正在考虑五个地点,台北市政府已经提供了这些地点。所有地点的面积都超过三公顷。业内人士补充说,英伟达之所以青睐台北,是因为该地区拥有众多大学和便捷的交通网络。英伟达考虑的五个地点包括台北市花博园区、台湾铁路调车场、台北松山机场附近、新北市三井Outlet附近的土地以及台湾电力公司台电更新项目的部分土地。
布局台湾的影响与挑战英伟达将海外总部设在台湾,无疑可以加速加速AI芯片迭代,强化与台积电、日月光等供应链伙伴的合作。并且台湾作为亚太科技枢纽,有助于英伟达辐射东南亚市场,并通过本地化团队服务中国客户需求。
从成本上来看,台积电美国工厂的成本上升(如亚利桑那州晶圆厂)已导致英伟达GPU涨价,而台湾总部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也可能因土地、人力等因素增加。若台海局势紧张,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性,需依赖国际协调保障电力与运输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可能通过税收优惠、技术授权等方式支持英伟达在台投资,但若“AI扩散限制规则”生效,英伟达对台出口高端芯片也可能受美国管制。
但即便如此,中国大陆作为全球最大AI芯片消费市场(占全球需求约40%),其份额下滑将直接影响英伟达营收。2025年英伟达营收已突破3000亿美元,若失去中国市场,年损失可能达数百亿美元。这使得英伟达几乎不可能放弃中国大陆市场,因此选择台湾作为全球总部,也可以离中国大陆市场更近,更好的服务中国大陆客户,即便这样会造成一定的风险。
小结整体来看,英伟达迁台决策是其在中美博弈、供应链重组与技术霸权争夺中的战略选择。短期内可能通过贴近台积电产能和东南亚市场获得灵活性,但长期将面临地缘政治风险、中国市场选择及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多重压力。若无法平衡政治敏感性与商业利益,英伟达或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。
微软资讯推荐
win10系统推荐
系统教程推荐